松山书院绯闻事件(古言,NPH,骨科,父女)_何为中庸之道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何为中庸之道 (第3/3页)

身材魁梧,肤色被北地风霜熏染得略显黝铜,剑眉斜飞,眸光炯炯,气势逼人。

    衣衫在风中一振,便有种无意间的威严。

    “性既天命,本自在人心,何必拘泥纸上章句?若一味格物,岂不纸上空谈?北地士子多尚实学,治事敢行,不似江南学风,好以章句自矜!”

    言辞锋锐,带着直截了当的霸烈,南方席间顿时嗡然。

    二人隔空相对,眼神交锋,似无声的剑影在半空相击。

    李文博犹豫片刻,缓缓起立。

    此人出生寒门,衣衫洗得发白,却收拾得齐整。

    面容清瘦,肤色微黄,眉目虽不出众,但那双眼眸却清亮如寒星。

    他拱手低声道:“徐生与杜生之言,各有所见。然今日之争,正因失其中和。性固出天命,须格物以尽;道亦在人心,须率性而行。修道之谓教,方能内外兼济。”

    声音不高,语气亦小心翼翼,仿佛随时准备收回。

    但那几句中正平和,却似在纷争里投下石子,让水面微微回静。

    然而南北学子心气难平,辩锋仍在相撞。就在争执未息时,一道清润而明澈的声音自末席传来。

    “杜晏”直身而立,姿态纤然,眉眼如远山含黛,声音虽带稚气,却沉静从容。

    “诸君皆言‘天命’、‘率性’,却忽略‘修道之谓教’。性是天赋,道在人心,然若无教化,则理无所归。南北之学各有所长,不若互补而和。若一味争胜,岂非违背‘中庸’之旨?”

    语声未落,场间骤然寂静。

    南方学子抬眼,北方学子侧首,连徐子文与李文博都不由自主地望向她。

    孙景文的目光凝在杜若烟身上,微微一滞。

    那双清亮如水的眼睛,像是能照见经卷之外的澄澈。

    他须臾一笑,抚案颔首:“少年能言至理,不偏不倚,正合《中庸》之旨。南北皆当取法,不当自限门户。”

    杜若烟之言,轻若清风,却在席间掀起暗涌。

    徐子文眉峰冷竖,唇角勾着一抹讥笑,似要将这位南方稚嫩的少年生员压下去。

    李文博神色拘谨,听她一席话,反倒像找到了依凭,眼底闪过微微敬佩,夹杂一丝怯意.

    杜若璞静立席间,眸光却始终追随“弟弟”。

    他心中暗潮翻涌,自豪、担忧、甚至隐秘又澎湃的占有欲。

    她本该只在自己庇护下静好无忧,如今却被群目争夺,那抹光亮不再只属于自己。

    他的手指微微蜷起,指节泛白,却仍维持着温润的神色。

    孙景文负手而立,目光如渊,本意只是循常讲学,但此刻却也难掩几分欣赏

    将军柏下,空气骤然沉凝,四面风云交汇。

    滕然之间,似有一抹霜华自藏青间乍现,清冷耀眼。

    然光影转瞬即逝,恍若错觉,杜若烟几疑是自己看花了眼。

    身为“杜晏”的她,竟再次成了此场会讲的焦点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