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,大明户部尚书!  (第3/3页)
”    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一树一获者,谷也;一树十获者,木也;一树百获者,人也。”    “是谓曰,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”    树,乃是种,培育的意思。    朱祁钰倒是能理解这段话,于谦劝他不要急,今年的陛下才二十一岁,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完成那些宏图伟业。    “朕只争朝夕。”朱祁钰将于谦的卒打掉,马后炮将军,于谦被朱祁钰将死了。    于谦一直在思索如何劝谏朱祁钰不要着急,看着棋盘也是摇头,笑着说道:“陛下,只争朝夕,就是种谷子,一年一获,可得一时。”    “急功近利,则是种树,可获十年,可得一世。”    “徐徐图之,方为育人,可获千秋,功在万世。”    “而且陛下,你把那些读书人,心不甘、情不愿的赶去乡野育人,他们能育出什么来?”    “反而把人教坏了。”    “这群人,摇唇鼓舌一番,反而把农庄法的根子,给弄乱套了,于国不利。”    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之后,深吸了口气,于谦说的很有道理。    尤其是大明朝很多的读书人,他们并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!    就像是村里的懒汉地痞一样,是村里的一片坏rou,朱祁钰把这群满嘴之乎者也,满脑子生意的家伙,扔到了乡野去,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?    大明的卫学儒学堂出来的军生,和大明府州县学出来的学生迥异。    比如张居正、高拱,他们都是军生出身,他们做的和大明其他的读书人完全不同。    于谦的意思很明白,军生靠得住,儒生靠不住,那张嘴,成事不足败事有余。    那群儒生能够靠得住,母猪都会上树了。    于谦明白自己的陛下想做什么,他还是十分耐心的解释道:“陛下心系万民,德被天下,臣为大明贺。”    “现在乡野还在平整路面、疏通水渠、营建谷场、扬晒草谷、修缮房屋、修理农具等等。”    “陛下不若让石景厂多批一些农具铁料,送于乡野,多一些农具,鼓励农耕。”    “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”    这一句出自管子的牧民篇,而非儒家经典。    朱祁钰深以为然的说道:“于少保所言有理,谨受教。”    “臣惶恐。”于谦赶忙回答道。    “陛下,岳谦、季铎回来了,还押着喜宁。”兴安匆匆的走了进来,俯首说道。    “宣。”朱祁钰一听喜宁的名字,也就知道他们不归京,到底去做了什么。    朱祁钰精神一振,又接着说道:“去拿五块头功牌来。”    岳谦走的时候,还是去年冬天,现在已经是夏收完毕,各农庄现在都开始种豆子养地了。    他们还以为会在泰安宫,也就是原来的郕王府被接见,结果却是在这讲武堂内。    这一走就是数月,京师已经大不同,比如这讲武堂,三人都是颇受震撼。    此时的三人已经清楚的知道了,陛下已经把稽王给杀了,人已经送到了金山陵园去了。    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    “五位辛苦,请随咱家来。”兴安到了聚贤阁楼下,示意五人进入阁内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