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醉枕东都 第266节  (第1/3页)
    幸好没把宝都押在齐王身上,他一个亲王,有能力又能如何?监不监国,还不是圣上一句话。    次日,圣上准时上朝,齐王又站回到颍王身边,似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。    隐隐之中,朝堂上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,就像春风拂过,枝头长出新芽,但已不是去年的那一片。    “朝中餐”这样的宫中奇闻很快流传了出去。    紫菜蛋花汤立刻成了赛江南的热门菜式,分别配上羊rou、猪rou、鸡rou、鱼rou丸子,又变得各具风味。    粉条也成了大家追捧的对象,粮商们纷纷打听哪里种这样的“新稻”,有市场需求,“新稻”的名声自然响了起来。    “泱儿真是厉害,以往我们都是先把商品做出来,再去推荐给买家,你却先把噱头造出来,让买家去找你的商品。”    裴煊这话说的心服口服。    前两天,户部主动提出要给新稻出个收购估价,这就等于上了朝廷的粮食名单,大家种新稻就更没有后顾之忧。    洛泱笑道:“谁说我不是先做商品?边镇不就已经种起新稻了吗?”    李奏坐在她身边一言不发,他正专心的转着小磨盘,洛泱不时的将一勺泡好的米,放到磨盘上的洞里。    元枫远远看着他俩笑了出来:“若是大家知道,齐王殿下亲自推磨做粉条,咱家的粉条还不该卖出天价?”    “三郎真是说出我的心声。我坐这里半天了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”    “哪里不对劲?你一直坐在那里吃就不对劲!换你过来磨。”李奏瞥了他一眼。    顾允之抱着碗樱桃坐在游廊下吃,看着他们一对在磨米粉,一对在泡茶,怎么看怎么不顺眼,见李奏让他去磨米粉,赶紧站起来搂住元枫的肩:    “你来得正好,我们到书房里坐,省得让人觉得碍眼。”    元枫抓了两颗樱桃丢嘴里,摇头笑道:“说反了,要去书房的是六郎,你快去接他的班磨米粉。”    大家都抬头看着他,他对李奏道:    “兰州、沙州的人到了,我大兄派人护送他们过来,正在书房等你。”    第407章 先斩后奏    义军的派来的人,终于到了长安。    他们的随从安排在荐福寺的禅院里,张议潮兄长张议潭、邓万春族兄邓万林,带着各州堪舆图和归唐奏疏到了苏府。    长安城的车水马龙、繁花似锦,让这两位西北汉子震撼感动,游子归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张议潭拱手道:    “议潭参见齐王!恭贺齐王晋封皇太弟,当时在凤翔得知这一消息,在下恨不得立刻写信报告给家弟。”    “你们一路辛苦,先在苏将军府里住下,这两日便引你们入宫面见圣上。”    “圣上?”张、邓二人对视了一眼,张议潭道:    “可我们只想将堪舆图交给您,没有您我们不可能南北配合,互相牵扯吐蕃兵力,更不可能扯起归唐的大旗,一呼百应。”    李奏微微笑道:    “你也知道是‘归唐’带给大家的勇气,只有让朝廷承认你们的新政权,让张、邓二位大将军接受朝廷敕封,你们才真的有了归属和底气…    你们放心,我会在朝堂上为你们争取更多的自治权。纵是河煌山高路远,但只要是大唐领土,朝廷定不会对你们置之不理。”    邓万林笑道:“这我们相信,我们现在就已经得了殿下的粮草、稻种,各州民心安定也全赖于此。”    又聊了几句,他们将堪舆图悉数展开让李奏和苏元枫过目。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