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大圈生涯_四、Karen(二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四、Karen(二) (第3/3页)

小看我?告诉她,挑大的,每人一只。”中怪豪爽得不得了。

    “Karen,中怪说全买了,他埋单。”我嘿嘿笑着。

    Karen也不客气,挑了两只大的,一称,一只十一磅多,一只九磅多,要一百四十多加币。寒风中,看着中怪颤抖着双手数钱那认真样儿,老怪和我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晚餐,终于不用再啃面包,肥妈做了顿全蟹宴,Karen还买来几瓶红酒,那一顿,吃得很开怀,皇帝蟹rou呀,就是鲜!

    晚上,肥妈、中怪、Susana都回房睡了,剩下老怪、Karen和我在客厅刨电视,屏幕中西人西语,我和老怪看了半天都不知所云,于是我逗Karen继续叙述我的故事,Karen兴高采烈地坐到我身边,竖着耳朵听着。老怪靠在另一张沙发上品着烟,也不知道他听懂多少,老半天竟觉得无味,自个儿回房打他的旱雷。

    我不管他,饶有兴趣地瞎吹,Karen听得瞪着眼睛,表情不停变化着,听到开心之处哈哈大笑,悲惨之处大惊失色,看着非常可爱。这就是国外的文化,表情相当丰富,不像中国人,城府深,习惯于喜怒不形于色。

    当然了,故事到了关键之处,我又习惯性卖个关子:“今天我的故事先到这里,Karen,接着轮到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?我还哪有那么多故事呀?”Karen摊着手,显得很无奈。

    “嗯……你有本地图吗?要不你给我介绍这里的地区分布吧。”

    “Great,I am good at it。”Karen高兴地跳下沙发,从书架上抽出一张地图,在桌面上展开,哗,全是鸡肠,一个中文字也没有。但地图我看惯了,还不至于影响我对地区的了解。

    Karen指着地图,慢慢介绍着,她的思路清晰,基本上把整个温哥华的大致情况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原来,温哥华市只是大温地区的主要城市,我们常说的温哥华是大温地区的总称,温哥华市正北面是北温,西北面是西温,这两个卫星城坐落在山腰之上,地势高,交通相对没那么便利,但却是富人聚居的地方,港台很多明星移民过来后,很多都选择居住在北温或西温。

    温哥华西面临海,东面以boundary Rd为界与本那比市分隔,南面则以菲沙河与列治文(Richmond)分隔开来。但大温还包括本那比南面的二埠市、东南面的素里市以及东北面的高贵林市。实际上,整个大温地区如同G市一样,每一个卫星城市仅相当于G市的一个区。

    温哥华以贯通南北的Main St分为东西两部分,东区叫温东,西区叫温西。东区一般是贫民居住的地方,西区则是富人聚居之地,当然了,这是相对而言,真正有钱的,绝大部分还是选择住西温或北温。

    温哥华的downtown并不在中心,而是在北面的一个半岛之上,与西温北温隔海相望,这个奇特的半岛除了高楼大厦之外,有一半地方却是森林,那是有名的史坦利公园,其面积要比G市的越秀公园还要大好几倍。

    温哥华的唐人街,就坐落在温哥华市北面downtown半岛与大陆连接处,包括以Pander St为中心的好几十个街区,面积也不算小,是北美地区第二大的唐人街,仅次于洛杉矶。早期到温哥华定居的华人基本都聚居在唐人街一带,但随着香港移民的增多,慢慢在列治文也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粤语华人圈子,加上近半年来唐人街治安越来越差,华人新移民聚居唐人街的逐渐减少……

    Karen为我恶补不少温哥华的地理知识,让我在心中有了个概念。她粤语夹英语,又做着手势,尽量让我明白她的意思。她那一丝不苟的模样,令我心中嘀咕着:这女生,真可爱……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