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1.1 (第1/3页)
1.1
每天早上六点半,我会在厨房的水壶响起第一声“滴答”前醒来。 窗外是 Turtle Rock 的晨雾。社区像一块低语的丝绒毯,被照得柔和而安静。对面邻居家的洒水系统总是比我家提前十分钟启动,水雾升起时,我就知道,今天没有下雨。 我住在 Shady Canyon 的一套独栋房里,五千尺不到,前后都有院子。房子写在我名下,但我没有为它付过一次贷款。沈奕凡买下这套房的时候,我刚刚生产完两个月。那天他抱着还没满月的儿子走进门,像在安排什么远程办公室一样,淡淡地说:“这边以后住得久些,环境好。” 孩子就读于附近的一家私立 Pre-K,学费一年三万多,不含延时托管和兴趣班。他们教冥想、艺术表达,还有编程启蒙——那种用图形积木拼出来的小程序。老师说不能用“smart”去夸孩子,要说“hard-working”。我学着照做,虽然不总记得住。 我每天送他上学后,通常会去上一节瑜伽课。教室里的空气是恒温的,带着桉树精油的味道。课后我会买一瓶加姜黄的冷压汁,然后顺路去 Whole Foods采购 ,这里的华人爱称它为猴父子。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,以为这是个普通超市。后来才知道,它不过是这个国家轻描淡写划清阶层的方式之一——就像人们用学区、邮编、草坪的修剪频率来标记彼此的生活价值。你买哪种牛奶、吃什么牌子的有机藜麦,都是在无声地传递信号。 厨房里摆着整套 Baccarat 的水杯,每只都擦得发亮。我们家的食物没有防腐剂、没有糖精、没有任何看不懂的化学成分。但我们其实并不比别人更健康,只是花的钱更多。 这个社区封闭得体面。我试图和其他太太们打招呼,她们一般都是礼貌的,但是你总感觉她们在用鼻孔看你,后来我也就放弃社交了。有时我在草坪边看到她们的保姆推着双胞胎童车,孩子穿着 Bonpoint、Mini Rodini,有的还戴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羊毛围巾——像是某种身份徽章。 我偶尔会觉得自己也是一只干净、有教养的宠物、在固定时间被人照看,也从不打扰别人的秩序。 刷了刷手机,一条帖子引起我的注意 问:“像irvine这种地方中国人都是什么身份来的” 答:“纯洛杉矶挂逼人,有幸耳闻过尔湾。橙县有个老朋友戏称尔湾算半个“寡妇村”,指一个大house里只住着一个单身美貌妙龄无职女子,或者一个年轻全职主妇mama一个保姆几个孩子,男主绝大数时间不在美国,一年可能只来几天-几月。 我好奇问朋友,尔湾这么大,哪来这么大比例的无忧富裕人家,真就生活无忧之天堂呗?朋友反问:你知道自己出生的小城有多少有钱人吗,全省有多少,北上广深有亿万资产者多少,全国加个总又有多少呢?我摇摇头释然了 ” 没错,我就是其中之一 五年来,我一直没有工作。 或许会有一些独立女性指责:我你应该工作!你应该建立自己的事业!你在浪费自己的才能! 我试过了,我考完加州的BAR后就放弃了建立任何事业的想法,太累,我自从高考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