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《理智鬆弦,情欲上弓》 (第1/2页)
《理智鬆弦,情欲上弓》
近日邊境多報。 先是塞北斥候傳來急鴿,稱西北一帶草原部族近來異動,本應秋末收兵備冬,如今卻反常,頻派游騎試探邊防。 朝堂未明令調兵,卻已有兩路邊營自主封哨斷線,消息送抵京中時,已是第三日起亂。 沈戎琛閱報時眉頭緊鎖,指節按在兵符邊角,整個人如一枚繃緊的箭頭,寡言不語。 北疆不同他處,山川綿延,糧線難行,若真起事,調兵便需先行數日。 他手中掌有先期應變權限,不必請命即可調撥三千騎先行鎮壓,但一旦動身,無三月不得回京。 眼下,戰未起,局先動。 出發,是必然;只是差在何時。 他翻過最新軍報末頁,墨跡未乾,上書四字:「五日內集」。 他低頭看了一眼日子,薄唇緊抿,眸光微沉—— 「……來不及納采了。」 沈戎琛合上軍報,筆直起身,立於案前半晌未動。 他在腦中迅速推演一場無聲的佈陣,如同沙盤兵棋。 情勢如同戰場: 朝中風向未明,皇后曾設賞菊宴,外有勳貴、內有世家,林初梨身份敏感,一旦被盯上,勢必成為「策應宮局」的籌碼之一。 她雖未明言心意,卻已有回應——「願走一步」。 這一步,若遲疑,必為他人所乘。 他手中握兵符,卻不握婚書;他能以兵三萬定北地,卻無法一紙納采安住她。 若今日不定,來日恐難再靠近。 兵法有云:「兵聞拙速,未睹巧之久也。」 他心中冷聲自語:這局,不能等,不能觀,不能讓。 他不懂什麼風月情長,卻知道—— 若此局為爭,她不是戰之所需,是戰之所以。 兵可不戰而屈人,情亦當奪其先,定其心。 他在戰場上從不求穩,只求先。 她在,勝才有意義;她不在,此戰無名。 午後天光漸斜,窗邊陰影落下時,書案上多了一封小簡。 紙極薄,摺法謹慎,落款:沈戎琛。 林初梨拆開來讀,眉心微動。 「近日聞姑娘屢赴香鋪,想來對香頗有雅興。 軍中偶得邊疆香材數味,性質異於市香,味難辨、性難和。 今備於舊宅一隅焚試,環境清靜,氣息無擾,誠盼姑娘前來觀品。 時日由妳自定。宅離城不遠,距香鋪一騎之地,無他人。」 她將信紙放回案上,指腹輕揉邊角,沒說話。 春喜在旁探頭,小聲問:「小姐要去嗎?」 林初梨未應聲,只淡淡道:「備車。」 隔日,辰初時分,車停在京郊沈家舊宅外。 那宅原為其父昔日閒居之所,三進四廂,庭深牆高,如今久無主人,僅餘幾名僕役打理。 沈戎琛早候在側門,身著常服,未佩刀甲,拱手迎她: 「多謝姑娘賞光。」 林初梨一身素色披帛,步履從容,目光掃過宅院,不疾不徐地回了句: 「將軍安排得好,倒真是清靜。」 春喜一同隨行,本想入內,卻被宅僕引往側院小廂:「姑娘旅途勞頓,廂中已備香茗,還請移步歇息。」 林初梨回頭瞥了她一眼。 春喜一臉警戒:「小姐,我不放心——」 林初梨唇角一抿,看了一眼沈戎琛,對春喜道:「沒事,去罷。」 春喜一噎,終究還是轉身進了廂房,卻一步三回,頻頻回望,滿臉的不放心。 宅內香室臨水,木牆墨簾,焚香桌旁陳列幾匣未試香料。 林初梨步入室內時,眼角餘光掃過門栓,確實未落。 她走近香匣旁,拈起一味香,未語先聞,神色自若。 「此香氣冷甘尾短,非尋常所調,京中倒真沒見過。」 沈戎琛立於一旁,接過她手上那位香,開始介紹,言語間不動聲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